首页/楼市快讯/正文

政府工作报告"涉房"解读:楼市调控 告别"一刀切"

2014-03-24 来源: 编辑:朱丽霞 发布:泗阳房产网
 
评论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3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处涉及房地产行业的内容,引发房地产业内人士的广泛解读。不少业内人士表示,2014年中央调控方向基本告别“一刀切”,更注重增加供应和差异化调控。住房保障方面,提高大城市保障房比例具有新意,而更大规模加快棚改和城中村改造,对房企的未来城市布局和市场选择有指引意义。

关于房地产调控政策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中国将遏制房地产投机。提出针对不同城市情况分类调控,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应,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业内解读:

"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这一措辞如今继续重申,表明官方的态度是,即便要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暂时仍不会放开对于投机投资性需求的调控,也就是说,限购限贷至少今年不会全面退出。

共有产权房供应方面较有新意,意味着将上海经验向全国推广。实质仍是经适房,只不过产权清晰后,在退出时可避免许多纠缠。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继续抑制房地产投资,表明楼市发展进入第二阶段,调控存在继续加码的可能性,但“一刀切”的政策不会再出现。

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分类调控,告别一刀切。针对不同城市分类调控,也即房价涨幅大的一线和少数二线城市,调控仍从紧。对于供大于求、房价涨幅小三四线和部分二线城市,维持现状。对于严重供大于求,房价止涨或下跌的,可以适度放松政策。

关于保障房建设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完善住房保障机制。以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为目标,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级负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今年新开工700万套以上,其中各类棚户区470万套以上,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大城市保障房比例。推进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

创新政策性住房投融资机制和工具,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为保障房建设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支持。?

业内解读: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报告中提高大城市保障房比例,创新政策性住房投融资机制和工具等新提法,表明政府在住房保障问题上也将体现差异化政策,因地制宜避免简单化一刀切做法;同时在保障房建设领域也要运用市场化思维和手段。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更大规模加快棚改和城中村改造,并将其列入三个1亿人目标,对房企的未来城市布局和市场选择有指引意义。

网友参与评论
 
条评论
表情
点击加载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