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耀集团正站在生死存亡的关口。“目前资金缺口大概5亿元左右。”光耀集团董事长郭耀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为了渡过当下的难关,转让旗下土地和项目,都是可选项。
截至目前,光耀集团金融机构借款余额约27亿元左右,民间借贷本金加利息在20亿元以上,整体负债率约70%-80%,实际上并非行业最高,但由于被传破产,相关合作方因担忧而抽离资金,导致公司运转陷入困境。作为国内排名前百位的房企,光耀集团一度年销售额逼近80亿元,冲击百亿只有一步之遥。然而,过往三年的高利贷融资一步步逼宫,在市场下行、销售回款难以保证的情况下,公司资金链陷入危机。
值得关注的是,光耀是此轮房地产调控之下中小房企艰难求存的缩影。
20亿高利贷承压
光耀遇到今天的危机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是公司借了民间高利贷,吞噬了大量业绩和利润。
光耀的资金链危机早在今年初就已传出。截至5月初,旗下天津、惠州项目多个
楼盘处于停工或部分停工状态,项目涉及天津泊湖、惠州荷兰小城、翡俪港、马克住区[最新消息 价格 户型 点评]等。
光耀公司的声明表示,该公司在惠州的少数楼盘存在延迟交楼的情况,公司已经协调多方资源,加快施工进度,确保业主的利益。
据接近光耀的知情人士称,光耀遇到今天的危机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是公司借了民间高利贷,吞噬了大量业绩和利润,在公司无法按期还款的时候,借贷方提起诉讼,法院冻结相关资产,导致工程停工,无法交房等情形发生。
21世纪经济报道获得的资料显示,2011至2013年,光耀金融机构借款包括银行贷款、信托融资、资产管理公司、基金融资等共约100亿元;进入2014年,光耀共与10家左右的金融机构有合作,涉及建行、工行、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等,借款共27亿元,比去年的35亿元金融机构借款下降了约10%。
2011至2013年,光耀总销售额约为170亿元,以70%的销售回款来看,光耀的收入基本可以覆盖支出,问题出在光耀的借款是高利贷。知情人士透露,自2011年以来,光耀便大量涉足民间借贷,借款总额达20亿元左右,三年来公司仅利息便还款20亿元,目前仍有本金加利息20亿元以上未还。
高利贷吞噬了公司的利润。记者获得的光耀民间借贷资料显示,以公司两个最大的民间借款人为例,深圳金信集团向光耀借出4亿元,光耀已还6亿元,目前还欠3亿元;深圳志威集团向光耀借出2亿多,已还3亿元,还欠3亿元。
记者昨日向金信集团有关负责人求证上述借款时,对方否认与光耀有借贷关系,只称自身是一家金融服务公司,给光耀做过融资服务;志威集团相关负责人也做了类似表述。
郭耀名并不讳言公司借了数笔高利贷。郭耀名透露,光耀第一笔大额高利贷可以说是被迫借的,其源于2010年收购新都酒店。从前任大股东处承接而来。
2010年,润旺矿产将其持有的瀚明投资100%股权全部转让给光耀集团,从而构成光耀间接收购上市公司新都酒店4555.1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3.83%,成为新都酒店第一大股东。
郭耀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时的收购是为了借壳上市,光耀管理层本计划重组成功后可以募集8亿-10亿元资金,从而一次性还清这笔高利贷借款。
但借壳上市失败,再加上公司2010年开始高速异地扩张,2011年公司未完成百亿销售目标,导致光耀在高利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