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楼市快讯/正文

地方政府的保地价路径起底:救市、叫卖、分割土地

2014-05-14 来源: 编辑:admin 发布:泗阳房产网
 
评论

 

    5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全国房地产数据显示,1-4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2770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9%,降幅比1-3月份扩大3.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8.6%。
 
    中国房地产市场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表示,自去年12月以来,住宅销售的成交量已经连续处于下滑的趋势,这也将对房价和土地市场带来挤压。
 
    国土部下属的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价所所长赵松亦表示,在宏观经济等多方原因下,地价上涨的压力越来越大,二季度,部分城市地价或将止涨回落。
 
    作为土地的“实际经营者,地方政府,尤其是地市趋冷明显的三四线城市已经开始紧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近期多个地方政府通过救市、加大土地推介,“叫卖”土地,分割地块等多个方式来激发房企的拿地热情。
 
    保地价的救市
 
    楼市下行之时,是企业逐渐谨慎的购地心理。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亦显示,前4月,房企土地购置面积813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9%,降幅比1-3月份扩大5.6个百分点。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数据显示,标杆房企已经连续4月减少拿地额度,其中一月达到了单月高点,600.99亿,随后连续多月下调,2月拿地额为325.62亿,3月萎缩到254.54亿,4月更是下调到目前的133亿。
 
    排名前十的一位全国大型房企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们也会看地,但不一定会拿,主要是觉得拿地时机没到,在经历去年一轮的上涨,当前的地价依然处于高位,地方政府推的很多地块底价就很高。”
 
    另外,北京龙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孟庆福介绍,房企拿地也会选择适应于自己的好地,一线城市是房企关注的热点,但是供的好地少,可选择空间有限,另外,企业拿地也会对接资金状况,如果当前回款有压力,或者融资成本较高,再好的地,出于风险的考虑也会不拿。
 
    “前几个月,各金融机构对于房企的贷款压得很紧,钱不好贷,而且融资成本较高,企业算不过来账,自然不会入市。”孟庆福称。
 
    陈国强表示,开发商的拿地意愿以及房地产市场行情是决定土地市场好坏的两大指标,照此来看,土地市场逐渐降温是大概率事件。
 
    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已经开始紧张,并有所动作,其中最直接表现和提振房企拿地信心的方式就是救市。截止到目前,无锡、广西南宁、郑州、铜陵、杭州萧山、宁波等6个城市已经出手救市。“救市的核心在于保土地财政。”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介绍。

网友参与评论
 
条评论
表情
点击加载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