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CBD的国际大都会生活梦想”沙龙会在首创天禧成功举办。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作为东道主,以其“魅力”强力吸引了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万通地产董事局主席冯仑、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中信置业董事长胡东海等地产大佬的参会。
CBD作为上述地产大佬的“主战场”,在辛勤耕耘的同时,不仅建设了CBD,亦成全了自己,收获了果实。正如刘晓光所言,CBD是我和我的朋友们抛洒血泪的地方,我们几个从三十多岁在这片土地上开创事业,贡献出了很多的智力、精力和体力。在首都这块地方建起了一个CBD,我们一同走过了从前,我们从青年到中年再到现在近60岁,我们参与了CBD的历史,CBD见证了我们的青春。
沙龙会现场
很多的国家都有CBD“情结”
刘晓光表示,我对CBD是比较熟,去过七十多个国家,很多国家不管多富,好像都有自己的CBD。每个国家的CBD发展亦各具特色,伦敦的金融城的产值相当于英国的一半,曼哈顿很多企业的楼改成住宅了,巴黎现在出现了新建大洼地,重新再扩展、兴建CBD,其看重的是发展机会。法国的CBD跟咱们一样,也是建大片开发区,然后再建写字楼等。
当然,刘晓光指出,现在的CBD很有缺陷,比如写字楼,包括“大裤衩”,住宅和商业设施太少,就跟咱们的金融街一样,住宅面积太小。所以CBD是什么样的一个比例结构,确实需要详细研究。规划如果做不好,将来再想追回来,就会产生一大堆的建筑垃圾。
CBD房价和创造的价值相关
天禧作为首创在CBD倾力打造的住宅立项项目,其稀缺性有目共睹。针对天禧的价值与价格问题,刘晓光认为,地区的房价和当地创造的价值有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项目不管卖多少钱,它是根据这个地区的经济总量和创造价值的能力综合考虑,然后来看这个价值。而不是把全国的经济适用房都拉到一起来看,如果采取这种方式,这可能会扭曲对天禧价值的评判,天禧价值的评判必须放在小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之上,这很重要。
基于CBD小区域环境,刘晓光认为,CBD里公共空间的规划要加强,其公共环境、空间需要更多的打造,只有通过这些,才能使得场所得到更好的提升,实际上,包括天禧这些作品,才更有吸引力。
用数字“微观”北京CBD
在沙龙会现场,胡东海在介绍CBD的体量时,亦不忘为刘晓光的天禧项目捧场,被现场参会人士称为“中国好兄弟”。
胡东海指出,CBD大概是有两个部分,此前定的规划总面积在1050万平米,这大概分了三个部分。第一是50%的写字楼,第二个部分是25%的商业,第三个剩余的部分是公寓酒店等等。值得重点引起注意的是,在这1050万平米的规划中是没有住宅的,那么,这从另外一个角度呢,就是说咱们晓光大哥旗下天禧项目的稀缺性。
胡东海继续介绍说,再一个就是CBD的东扩,是做700万平方米的开发,除了写字楼和酒店以外,主要是为CBD的老百姓和办公提供商业服务的,因而医疗、文化、体育,这些配套设施都在陆续的完善。而且区政府在全国最好的学院里选了一百个最优秀的老师,完善了CBD周边的教育;同时,还选了一百家前三甲的医院,来充实CBD的医疗。从这个角度来看,增设的配套还是没有住宅,更加说明了住宅在这个区域的稀缺性。
继而,胡东海描述了CBD区域产业的具体情况。本区域拥有五百强企业160家,作为北京市跨国公司总部的有70多家,占全市70%左右。另外,金融机构1000多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250多家;包括华尔街日报等国际传媒机构170多家,占全市90%以上,这是产业的聚集情况。
关于核心区的建设情况,胡东海继续用数字阐述,规划地上总建筑规模是270万平方千米,那么百米以上的有18座。
降低CBD密度真能解决环境问题?
在CBD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密度已成为关注的重中之重。潘石屹表示,密集程度方面,牧业的时候,密度就低;到了农业文明,密度有所提高;到了工业时期,城市密度就更高。因而,北京的CBD,就是政府把容积率提高,通过这种大规模的聚集,密度的提高,使其文明程度,资金的拥有量,效率大大的提高。
CBD对朝阳区、对北京的贡献非常巨大,除了“大裤衩”是北京投资的,剩下的都是市场资金发展起来的。我想得远一点,从牧业到农业,从农村往城市,以及城市往CBD聚集的过程,就是人类聚集到密度越高,越是能够赚到钱的地方。
目前,潘石屹指出,出现了一个趋势,现在密度高的地方,就想着把人赶走,使其向全国各地散去,密度退回到落后的牧业时代,说是这样是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这真的能解决吗?这是我解不开的扣。
对此问题,任志强帮潘石屹进行了解答。其指出,芝加哥其城市核心区的人口是270万,而北京市240万,但芝加哥并没有发生像北京的城市病,其原因是城市的交通网络建设的非常发达和便捷,而北京CBD及周边的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则很杂乱。因而,任志强表示,大城市一定有城市病,这是胡说八道。
笑谈CBD生活
刘晓光“煽情”:在这里我们的头发也熬白了
什么是CBD的生活?刘晓光表示,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在一起,做思想的飞扬,做CBD的归纳、总结或者仰望的话,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活。为什么?在座的这几位都是我们的朋友,而且我们三十多岁就在一起,今天都六十岁了。我们从年轻的少年或者是青年或者是中年,变成了老年,在这里,我们的头发也熬白了,也贡献出了很多的智力、精力、体力。我们在中国首都这块土地上建起了一个CBD,我们都是有苦有劳的人。
刘晓光继续“煽情”,我们曾经一同艰苦的走过了从前,CBD有我们的心血。对于CBD的看法就是,它真是一个城市的办公场所,精英的一个客厅,应该是办公之外还有吃喝玩乐有住宅。我们在这里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这也是一种思想的飞跃,也是一种生活。
胡东海“哭穷”:对CBD豪宅项目无限向往只是囊中羞涩
多年好友同台,互相调侃、互爆猛料成为“家常便饭”,上演妙趣横生的戏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胡东海并未参与“调侃阵营”,与其他几位大佬相比,就显得“一本正经”。
值得一提的是,对数字非常专业的胡东海,亦用数字的模式描述了CBD的发展与现状,同时也表达了天禧这一住宅立项的项目在CBD区域的稀缺性。更坦言:“我看了晓光先生的400米豪宅以后无限向往,只是囊中羞涩。”
潘石屹“浪漫史”: “CBD让我找到了老婆”
谈及CBD的生活,潘石屹认为,CBD是个好地方,在这个地方,公司进来之时是个小公司,出去是大公司;进来是不上市的公司,出去就上市;进来的时候没钱,出去就有钱了,这就是成功。从具体的例子而言,潘石屹指出,我们这些人进入CBD的时候,基本上是一无所有,CBD亦是如此,原本还没有CBD一说,只是一片废墟的厂区,发展也不景气。而现在,看看在座的,都是上层次。由此不难看出,地产大佬在CBD上耕耘,不仅建设了区域,亦成全了自己。
在事业的成功的同时,潘石屹亦在CBD开展了他的感情生活。潘石屹在现场陷入回忆,我刚认识我老婆的第二个星期,我就带她来CBD,我说这个地方以后会像曼哈顿一样,我的建筑雄心就打动了我老婆,她觉得我是有理想青年,没多长时间她就嫁给我了,所以我想了想这就是对我生活的影响。
城中16万元
东开发区23万元
城北(北京路以北)68万元
城北(北京路以北)64万元
城中45万元
东开发区25万元